免检制度死亡
浏览量:2400次
“潜规则”指向的疑问与内幕
几年前,有某种啤酒被查出来里面含有甲醛,那个事件之后,中国食品行业不断有丑闻出现,所以说,“毒奶粉”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不同的是,现在从三鹿奶粉一家上升到整个奶制品行业的现象。既然是“潜规则”,那么,一定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疑问和内幕。“潜规则”
指向的疑问与内幕之一,就是当事件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事情的时候,谁该为事件负责?观察人士认为,从国家叫停免检制度的反应上来看,未来的几天一定会迅速查清,而且一定会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前天,石家庄已经撤了一个副市长的职务和当地质监局两个副局长的职务。昨天下午的最新消息是石家庄市的市委副书记兼市长的党内职务已经被撤了,然后下一步或许就要提交当地的市人大撤销他的市长职务。如果说三鹿牌奶粉是石家庄当地的事情,现在已经跳出三鹿牌奶粉到了整个行业,应该有谁对此负责呢?“潜规则”指向的疑问与内幕之二,一个行业有潜规则,更多的行业是不是也有致命的潜规则?连日来,许多有宝宝的妈妈们都已经发出非常惊恐的一种疑问,到底给我的宝宝吃什么?包括成年人,也对蒙牛、伊利这些奶制品行业中非常著名的品牌发出了质疑。如果说奶粉有问题,下一步会不会产生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从奶粉会不会扩展到牛奶?从牛奶会不会扩展到其他的食品?
两天来,政府看到了这种民众的情绪,正在积极进行危机处理。昨天上午,卫生部和质检总局举行了一个联合记者会,卫生部部长陈竺和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介绍整个情况。本报记者注意到,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过去三聚氰胺这个物质没有被查出来?李长江在回答时透露了一个最核心的信息,他说,三聚氰胺按理说是不应该被添加到食品当中去,所以在我们质检总局原来的检测手段当中,是没有测试三聚氰胺的。
既然是毒品,当然不应该被添加到食品当中去,既然连质检总局的检测手段当中都没有这一项,那么为什么有人会添加进去?本报记者注意到,有一家官方的电视台在不久以前专门做了一个中国质量报告,专门把三鹿牌企业称之为“有1100多道工序,称之为中国质量品质保证的一个重要典范”,既然中国质量报告能够查出1100多道工序,为什么查不出一个毒品?这是不是一种有组织的、集团的行为?
真相一定会被揭露出来。
质量监管被刺痛
从2008年9月12日至17日8时,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244例。这说明婴幼儿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这种有毒化学物质不是一两天的事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往蛋白粉或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成了行业“潜规则”。在“潜规则”的纵容下,不法分子为了节约成本,扩大销售,竟然拿婴幼儿的安全健康做赌注铤而走险。4年前的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使人们对不知名的劣质奶粉有了警惕,本次奶粉事件则使消费者对众多知名品牌奶粉产生了质疑,使奶粉行业面临史无前例的危机,也使质量监管被刺痛。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指出,与上述“潜规则”同时横行的,是个别企业“公关”上的“潜规则”。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发现质量问题时却想方设法掩盖,把“公关”当作“搞定”政府部门、“摆平”媒体,进而欺骗消费者的工具。这种无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公关”“潜规则”,某种程度上比技术上的“潜规则”更可怕,是潜规则“刺痛了”了质量监管。
产品之伤行业之痛
这是一串令中国奶粉行业蒙羞的数字:国家质检部门公布对全国109家婴幼儿奶粉企业491个批次产品抽查的结果显示,有22家企业的69批次产品被检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这一结果令人震惊,也把三鹿奶粉事件引向更深的思考。
奶粉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这些“问题奶粉”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置行业的道德底线于不顾,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儿戏,把行业自律、社会诚信、健康常识抛到脑后。如此大胆地造假,如此公然地作孽,不仅是对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乳制品自主品牌形象的重大伤害,也是对奶粉行业质量监管的刺痛。
一个行业的成长壮大要历经千辛万苦,毁掉它有时却易如反掌。当权威部门发布上述数字时,有多少孩子的父母紧锁眉头,有多少消费者对曾经信任的品牌产生疑虑,有多少食用了相关品牌奶粉的孩子经历着身心的煎熬,有多少遵纪守法的企业跟着蒙羞。行业的公共形象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婴幼儿奶粉行业所经历的震动令全社会深深忧虑。
个人诚信、企业诚信、行业诚信,都是社会诚信大厦的基本单元。这次一些奶粉企业用极不自重的方式给整个社会诚信抹了黑,给社会心理造成了痛苦,给本已脆弱的诚信体系当头一击。一些食品企业频繁造假的事实,也再次让整个社会集体思考:没有诚信基石,难建和谐大厦;没有诚信基石,难享小康成果;没有诚信基石,难成百年大业。
婴幼儿奶粉行业之伤引发社会诚信之痛,走出伤痛唯有拿出捍卫诚信的勇气。试想,如果向原奶投放第一勺三聚氰胺的人能战胜自身的贪婪,还会出现今天的行业灾难吗?任何职务行为都要接受监督,所以捍卫诚信是依法监督的本义。如果监管部门事先防住了企业的造假行为,还会出现今天事后监管的被动吗?
真相渐明之日改革任重道远
“毒奶粉”真相正在拨云见日,与此同时,问责追查也汹涌澎湃,而雷霆万钧的全行业整顿正蓄势待发。“毒奶粉”事件,除了法律的制裁、道德的谴责,更应从中国改革的层面去深思:如何通过一系列迫在眉睫的改革,杜绝事件的重演。
如果以内外因来分,“毒奶粉”事件发生的内因是企业认识上的问题,作为一家具有行业领军意义的企业,其产品竟给消费者带来如此巨大的伤害,这恰恰反映了中国企业的一种群体病灶:中国企业发展的低诚信。也是这家“三鹿”,在去年9月2日某官方电视台的《每周质量报告》栏目里,还在展示其国内无双的“1100道检测关”,甚至在今年1月8日,三鹿集团“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更是“一举”夺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然而这样一家“优秀”的企业,在人的健康安全和企业效益面前,选择了后者,而且是明知故犯。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奶粉也不约而同选择明知故犯。中国改革,如果不能解决中国企业的诚信问题,技术再先进、人才再优秀,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人才会变成凶手,技术会变成帮凶。
从外因来看,理所当然可以归为监管部门的失职。采购、制作、出厂等一系列环节几乎看不到外部监督的影子,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往往成了事后监督。观察人士指出,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另一大深思,就是政府职能部门的改革亟需加快步伐、增强公共行政能力。不仅“三鹿奶粉”事件,当下很多重大安全事故,耳熟能详的多是“运动执法”、事后执法,杜绝隐患最有力的日常执法却常常缺位、错位。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转变职能、强化公共管理能力,各类政府职能部门只有彻底从动力、监督、方式上增强公共管理水平,才有可能及时有效杜绝问题产品贻害无穷。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相关部门已开始整顿奶制品市场并紧急叫停食品免检。
30年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地方政府扩权的过程,也是地方利益与地方政府政绩越来越紧密的一个过程。尤其是在长期“唯GDP论”的政绩观下,越是财源滚滚的地方企业越是地方政府的宠儿,由此不可避免产生一种“报喜不报忧”的潜规则。何止“三鹿奶粉”事件有瞒报现象,从各地频发的矿难、甚至此前山西溃坝重大事故,在问责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仍然不时可窥瞒报的迹象。追根溯源,瞒报痼疾与长期奉行的“唯GDP政绩观”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如何彻底取代过时发展观,实现责任政府的完全建立,是一个紧迫而艰巨的时代命题。“毒奶粉”事件,在中国30年改革乃至继续进行的改革坐标中,像一只五脏俱全的麻雀,深刻启示着当下诸多改革任重道远、时不我待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