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在司法领域已经呈现明显。最高人民法院昨日(4日)公布指导意见,要求对“资金短缺但仍处于正常经营、有发展前景的负债企业”,慎用财产保全措施。简单说,就是慎用“冻结”财产的措施。
最高院表示,过去几年一直维持大致稳定的民商事案件,今年增幅明显,前10月同比上升了15.65%。其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最高院发言人倪寿明表示,最高院发布指导意见,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市场和社会稳定”。
当前一些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对此最高院明确指出,各级法院要“依法保障企业发展”。
最高院表示,在审理企业债务纠纷案件中,对因资金短缺但仍处于正常经营、有发展前景的负债企业,法院要慎用财产保全措施。此外,要通过设置担保等方法,促成债权人给予负债企业“合理的宽限期”,帮助债务人度过暂时的财务危机。
在企业申请破产方面,最高院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态度。对有挽救希望的,“鼓励运用破产重整、和解制度,尽可能维持有发展前景企业的生存”;对必须破产的,要提高审判效率降低破产成本。
■ 民商案件新变化
买卖合同主要违约增多
当前许多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很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买卖合同早在年初甚至去年就已签订,这导致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相当部分的企业宁愿主动违约。如果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可能形成“违约潮”。
劳动争议案增长93%
今年前10月,此类案件同比上升93.52%。最高院认为这种现象尽管与《劳动合同法》有关,但是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更为突出。
民间存非法集资隐患
今年前十个月此类案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31%。目前,金融机构在紧缩贷款的同时加大对违约企业的债权清收力度,民间信贷由此增加,引发了一些民间借贷纠纷。民间借贷形成一定规模后,又会演化为非法集资。
■ 北京情况
“民商案件明年必大增”
虽然北京并没有首当其冲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东城区法院民三庭庭长李旭辉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经济形势决定明年民商类案件必然大幅度增加。
李旭辉说,今年东城区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数量的确有所增长,“我们民三庭今年的收案增加了5%,增长的主要是合同和买卖纠纷案件”。他认为,由于司法具有延后性,今年的经济形势决定明年相关案件必然大幅度增加。